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2928/5721 (51%)
造訪人次 : 375823      線上人數 : 53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t.edu.tw/handle/987654321/1236


    題名: 二階式分群法IC封裝之應用
    Applying two-stage clustering method to IC packageing
    作者: 蘇旭東
    Su, Hsu-Toung
    貢獻者: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關鍵詞: 資料採礦;分群技術;最小跨越樹;K-means;自我組織地圖
    data mining;Clustering;Minimum spanning tree;K-means;Self-organizing maps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2008-10-06 13:31:08 (UTC+8)
    摘要: 處於目前資料爆炸的時代,如何將龐大的資料有效率的轉換為可用的資訊是個重要議題,這也是資料採礦(Data mining)的研究逐漸受到重視的原因。而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應用資料採礦中的分群技術,以二階段分群方法分析國內某IC封裝廠的實際資料,期望能在實務上提供相關業者參考與改善的依據。在學術而言,也能在現有的研究成果上繼續成長。
    分群為一個重要且應用廣泛的資料採礦工具,主要目的是分析資料尋找群體,使得同群之間同質性高,不同群之間卻有顯著性的差異。根據現有文獻,針對如何改進分群結果,有學者建議結合自我組織地圖(Self-Organizing Maps; SOM)與K-means演算法的二階段分群法,其目的在於應用SOM來決定起始分群數K,然後再用K-means決定分群,這也是本論文所採用的研究架構之一。此外,本論文也探討先用SOM決定起始分群數K,然後再以最小跨越樹(Minimum spanning tree;MST)分群。使用最小跨越樹分群的主要優點是,解決樹狀結構問題傳統上已有效率不錯的演算法,且樹的結構易於了解,所分的群不依賴群的詳細幾何形狀。因為實際資料存在各屬性數值大小不一,為更客觀了解分群結果的差異,本研究除使用原始資料外,也採用其他二種資料轉換方法,亦即min-max與z-score(標準化)。
    綜合本研究的結果,就分群技術結果而言,先用SOM決定K,然後使用K-means的結果較優於先用SOM決定K,然後使用MST。更具體說,比較好的群聚是經過min-max資料轉換後,再先用SOM,然後使用K-means分群,其不但群內距離小,而且群與群之間的距離也比較明顯。就分群結果應用管理面而言,雖然SOM結合MST效果不是最好,但因為此法容易將離群值分為一群,而因為本論文採用的為實際資料,因此分出來的離群值雖然可能是雜訊,但卻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導致成為離群值的原因,這將有助於現場管理。
    顯示於類別:[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所)]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所】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KbUnknown1500檢視/開啟


    在NCUT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