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2928/5721 (51%)
造訪人次 : 1372447      線上人數 : 115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t.edu.tw/handle/987654321/1323


    題名: 圖誌可變標誌資訊組合對高速公路駕駛之影響研究
    Effects of Information Display on Changeable Graphical Signs for Freeway
    作者: 王端丙
    Wang, Duan-Ping
    貢獻者: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關鍵詞: 圖誌可變標誌;敘述偏好法;羅吉特模式;交通標誌;資訊組合
    Changeable Graphical Sign;Changeable information;stated preference method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2008-10-06 13:32:29 (UTC+8)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瞭解駕駛者對不同圖誌可變標誌資訊組合之反應,首先以敘述偏好法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分析駕駛者的路徑決策行為,並以羅吉特模式建構駕駛者對不同資訊組合的反應模式,探討駕駛者特性對圖誌可變標誌資訊組合的影響。接著與實驗室實驗法的結果做討論比較,建立圖誌可變標誌設計原則,以供相關交通單位在未來建置時之參考。
    在低路網複雜度中,駕駛者對資訊組合為路徑顏色+旅行時間與路徑顏色+旅行時速,擁有較佳理解程度與偏好程度,若搭配擬真路網型態,將可提供距離感並與現實路況結合,有助於駕駛者做出正面決策。
    從駕駛負荷的角度而言,在高路網複雜度下,資訊組合建議採用單純路徑顏色或路徑顏色+整合旅行時間,駕駛者的反應時間較短;然而現實中駕駛者不一定能夠理解這兩種資訊組合所欲呈現之訊息,由駕駛者直覺反應觀之,路徑顏色+旅行時間、路徑顏色+旅行時速的正面決策比例較高。建議相關交通單位可以在考量不同地區與速限狀況下,進行設置。
    比較模擬實驗法與敘述偏好法之差異在於前者有時間壓力且駕駛者受過教育訓練能充分理解各圖誌可變標誌資訊組合所代表之意義;後者則無時間壓力,僅能在觀看各資訊組合後主觀進行決策判斷。駕駛者在模擬實驗法中對各資訊組合偏好順序依序為路徑顏色、路徑顏色+整合旅行時間、路徑顏色+旅行時間、路徑顏色+旅行時速;敘述偏好法則偏好路徑顏色+旅行時速、路徑顏色+旅行時間、路徑顏色+整合旅行時間、路徑顏色。不論何種方法,資訊組合為路徑顏色+旅行時速在低路網複雜度時,駕駛者做出正面決策比例最高;在高路網複雜度時,模擬實驗法的受試者對路徑顏色+整合旅行時間、路徑顏色,正面決策比例最高。敘述偏好法則以路徑顏色+旅行時速之資訊組合,正面決策比例最高。
    整體而言,路徑顏色+旅行時速為駕駛者較為偏好且能夠理解的資訊組合;路徑顏色+旅行時間由於提供之訊息更為精確,駕駛者較能做出最佳路徑決策,然而當路網複雜度提升時,對駕駛者的認知負荷較大;若駕駛者能夠理解路徑顏色+整合旅行時間,此種資訊組合能提供更多的訊息與較簡潔的顯示介面,不失為一不錯的訊息呈現方式。
    顯示於類別:[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所)]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所】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KbUnknown1324檢視/開啟


    在NCUT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