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2928/5721 (51%)
造訪人次 : 1373997      線上人數 : 76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t.edu.tw/handle/987654321/4439


    題名: 利用陽極氧化鋁模板填入亞甲基藍及多醣體有機物之研究
    作者: 陳威秀
    林金雄
    貢獻者: 機械工程系
    關鍵詞: 陣列式奈米孔洞
    亞甲基藍
    多醣體
    大腸桿菌
    近紅外線光譜儀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2013-07-22 15:17:33 (UTC+8)
    出版者: 台中;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摘要: 本研究主要是為了瞭解奈米材料對生態之影響,同時探討奈米材料填入在不同藥物(如:亞甲基藍和多醣體)時,其對於微生物大腸桿菌的影響之研究;本研究之成果將有助於了解奈米對生物體毒化性之影響並給相關領域業者深具參考價值。 本研究為了在奈米孔洞填入有機物,其主要技術係利用熱毛細現象將奈米孔洞與有機物填料方式,藉由兩種不同的有機物:(1)亞甲基藍與(2)多醣體做為填入的材料。本實驗首先利用電化學技術製成奈米孔,並藉由改變溫度、有機物及時間等參數,實驗結果於高溫350 ℃條件下,發現硫醇反應有最佳的效果。此外,在亞甲基藍與多醣體填入於陽極陽化鋁之奈米孔洞後,本論文並探討函入大腸桿菌後,整體試片不同溫度處理之特性研究。 本研究之實驗係利用鋁基材上製備不同尺寸的材料陣列結構在陽極處理技術製作出孔徑的大小及深度的變化控制,並進行第二次陽極處理,使得奈米孔洞之孔壁更有六角陣列規則性。在電子顯微鏡觀察並利用紅線光譜儀、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及近紅外線光譜儀檢測之研究。
    本實驗所使用的多醣體主要來源於靈芝、冬蟲夏草、巴西蘑菇等菇類萃取而成,並由液態培養菌絲體萃取出,做為多醣體與奈米孔洞的填入作研究。在研究中發現:造成多醣體薄膜在陽極陽化鋁奈米孔洞形成開孔的原因,推測是因為(1)多醣的胺基形成為共用電子對易與金屬形成配位共價鍵;(2)多醣體溶液易與金屬基材結合,且具備有陽離子易形成薄膜;(3)多醣體於高溫下將奈米孔徑的溶液蒸乾後而形成薄膜,導致孔洞形成開孔。
    最後再利用大腸桿菌來冹斷生物反應性質,由不同種類的大腸桿菌,在近紅外線儀器可得知不同的吸收值。例如大腸桿菌編號10675 和 51878 之多醣體的吸收值較高,未來能方便鑑定冹讀不同性質微生物。
    顯示於類別:[機械工程系(所)] 【機械工程系】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NCUT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