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2928/5721 (51%)
造訪人次 : 374146      線上人數 : 73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t.edu.tw/handle/987654321/4457


    題名: 微流道尺寸對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性能之研究
    作者: 吳欣益
    洪榮崇
    貢獻者: 機械工程系
    關鍵詞: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
    金屬雙極板
    開孔率
    流道深度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2013-07-22 16:05:24 (UTC+8)
    出版者: 台中;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摘要: 微型燃料電池乃利用金屬雙極板取代傳統燃料電池的石墨雙極板,而縮減燃料電池體積,不僅能降低電池元件的成本,也能擴大燃料電池運用領域,其中流道尺寸設計為提升燃料電池性能的關鍵。因此本研究採用厚度1mm的SUS316L作金屬雙極板,利用微雕模放電加工製作流場面積為20mm×20mm、流道寬度分別為800、500、300μm (開孔率為85.3%、73.3%、61.9%),流道深度為800μm與肋寬為200μm的多平行蛇形流道之金屬雙極板,以及流道寬度與肋寬為500μm、流道深度分別為200μm、300μm、400μm、600μm之蛇形與多平行蛇形流場之金屬雙極板,探討不同開孔率、流道深度對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性能的影響。
    探討流道開孔率的實驗中,開孔率73.3%相較85.3%與61.9%之下,燃料電池的性能最佳,其原因為開孔率約75%有適當的流道寬與肋寬可增加燃料氣體與MEA的反應面積,以及電子傳導的有效面積,並進一步探討開孔率約為75%之三種流道尺寸設計對電池性能的影響,實驗結果顯示,流道寬度300μm相較流道寬度800μm與流道寬度500μm之燃料電池的性能最佳,其原因為流道寬度較小能使電子傳導路徑縮短,且流道截面積較小能加快氣體流速,使氣體均勻分佈;另一方面,探討流道寬度與肋寬度皆為500μm、流道深度分別為300、400、600μm對電池性能影響的實驗結果顯示,流道深度400μm相較於300、600μm之燃料電池性能表現較好。
    顯示於類別:[機械工程系(所)] 【機械工程系】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NCUT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