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2928/5721 (51%)
造訪人次 : 373226      線上人數 : 9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t.edu.tw/handle/987654321/6905


    題名: 法國大革命時代的藝術作品對人文教育的啟示—以<馬拉之死>與<1808年五月三日>為例
    作者: 謝攸青
    貢獻者: 基礎通識教育中心
    日期: 2011-07
    上傳時間: 2017-12-17 14:18:18 (UTC+8)
    摘要: 本文將針對法國大革命時代,兩位藝術家的兩件繪畫作品--大衛的<馬拉之死>與哥雅的<1808 年五月三日>,進行比較與詮釋,分析其作品在理性與感性思維上的啟示性意義,並探討這些現象可以啟示我們哪些思維,及在人文教育上有何意義。基於後現代藝術教育的觀點,認為「藝術是文化的產物」,藝術被認為是人類生命過程中參與世界的方式。因此,不同的藝術家的作品,其實反映了不同的生命價值之思維,詮釋藝術品的內涵,將有助於豐富並啟示人文教育的內容。大衛的<馬拉之死>是屬於新古典主義的作品;哥雅的<1808年五月三日>則屬於浪漫主義的作品,兩者雖均與法國大革命時代的民主思潮相關,卻展現了截然不同的價值觀與表現方式:前者描述的是一位革命英雄死亡的記實,表現死者為革命而犧牲,理性而嚴肅地將馬拉死亡的一刻,客觀描述為具有永恆價值的一刻,畫面強調一種追求完滿崇高情操之可貴;後者雖也是根據歷史事件描寫西班牙人民勇於抗爭最後遭屠殺時面對死亡的情境,畫面卻強調一種激烈的衝突情感,反映出人類面對死亡時恐懼、脆弱的天性。本文將從畫作的理性與感性的不同表達,探討這些藝術相關與延伸的藝術哲思性內容,如何在人文教育中應用,了解其人文教育上之啟示性意義。
    關聯: 課程與教學季刊
    顯示於類別:[通識教育中心] 【通識教育中心】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NCUT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