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2928/5721 (51%)
造訪人次 : 386379      線上人數 : 26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t.edu.tw/handle/987654321/4569


    題名: 白金/中孔碳觸媒之製備及其氧氣還原反應特性與穩定性探討
    作者: 黃宜宣
    杜景順
    蔡明瞭
    貢獻者: 化工與材料工程系
    關鍵詞: 穩定性
    氧氣還原反應
    中孔碳
    燃料電池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2013-07-23 15:36:30 (UTC+8)
    出版者: 台中;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摘要: 在本論文中,利用一步驟合成法,分別以四乙基矽氧烷(TEOS)、蔗糖與磷酸做為矽源、碳源與活化試劑(擴孔劑)來製備中孔碳(Mesoporous Carbon、MC)作為載體,接著以醇類還原法製備Pt/MC電極觸媒,進行氧氣還原反應與穩定性之探討。利用BET、TEM與EDS(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分析製備所得中孔碳之性質。製備所得Pt/MC電極觸媒之負載量利用原子吸收光譜儀(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AAS)分析;此外,利用TEM與XRD分別分析Pt顆粒大小、分佈與Pt之結晶性質。利用自製之Pt/MC電極觸媒製備為Pt/MC-NafionR/Au電極,進行氧氣還原性質之探討,利用循環伏安法探討Pt之電化學活性面積與電極材料之穩定性;穩定電流法被應用來探討氧氣還原之極化曲線、質量活性(Mass Activity、MA)與比活性(Specific Activity、SA)。
    由BET分析證實所製備的MC具有高表面積的特性,其值介於669.87 ~ 1101.62 m2 g-1,當改變製備MC之反應物H3PO4與TEOS莫耳比(P/Si比)由0.5至0.1時,其主要孔洞大小從10.77 nm下降至3.84 nm。經由AAS分析自製Pt/MC之Pt負載量,其值介於7.63 ~ 11.25%之間。在電化學活性面積方面,增加自製Pt/MC(P/Si = 0.5)熱處理溫度由300至400 oC時,其白金之電化學活性面積由86.84 m2 g-1增加至103.45 m2 g-1,當再增加溫度至500 oC時,其電化學活性面積下降為84.10 m2 g-1。當固定熱處理溫度為500 oC,增加熱處理時間由2至6小時時,因Pt顆粒的聚結使其電化學活性面積由84.10 m2 g-1下降至43.79 m2 g-1;在製備中孔碳時P/Si比值對電極觸媒之影響方面,當P/Si比值為0.2 ~ 0.4時,具有相近的電化學活性面積,其值介於103.84 ~ 108.74 m2 g-1,當P/Si比值為0.1與0.5時,其電化學活性面積均減少。
    在氧氣還原反應實驗結果中顯示,Pt/MC氧氣還原反應受到載體製備時P/Si比值之影響,當P/Si比值由0.1增加至0.3時,氧氣還原反應之MA與SA值由11.45 A g-1與16.10 mA cm-2增加至最大值之21.34 A g-1 and 20.55 mA cm-2,但當繼續增加P/Si比值至0.5時,MA與SA值分別下降至12.50 A g-1與15.95 mA cm-2。
    在電極觸媒的穩定性方面,經由10000圈循環伏安掃瞄測定Pt電化學活性面積之衰退率,結果顯示Pt/MC(P/Si = 0.5)在10%氫-氬中熱處理2小時後,其穩定性隨熱處理溫度增加而下降,其衰退率由未經熱處理之58.87%增加至83.70%。當固定熱處理溫度為500 oC,增加熱處理時間由2至6小時時,其穩定性隨時間增加而提升,其衰退率下降至56.01%。在中孔碳載體中P/Si比值影響因素方面,吾人發現當P/Si比值為0.2時,製備所得之Pt/MC電極觸媒在未經熱處理條件下,具有最佳穩定性,其電化學活性面積之衰退率為43.24%。
    顯示於類別:[化工與材料工程系(所)] 【化工與材料工程系】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NCUT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